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专题活动 > 缅怀先烈致敬英雌 > 新闻中心

清明时节放河灯 码头人家悼先哲

发表时间:2017-03-31 | 来源:泸州文明网

  清明城东土地滩,江风绿水向晚寒,白塔庙下祭先哲,金堆子前映朱栏。

  万点芙蓉落碧水,一天星斗映冰盘,照破鱼龙波底梦,香雨微时五更寒。

  清明时节,城下放河灯是泸州码头人家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。人们将一盏盏河灯点亮置放河中,让其顺水漂流、远去,以此祭奠先人,寄托对亲人的缅怀之情,表达对生活的热爱,对未来幸福的祈求,希望随着流水,祛除疾病灾祸,子孙族人吉祥平安。

  地方文史载,泸州放河灯习俗始于秦汉,兴盛于唐宋,明清达到鼎盛。泸州城是沱江、长江、赤水河、永宁河滋润的大码头都会,一江水运托起了这坐历史文化名城两千年的历史。码头、水上人家,每逢正月上元、清明、中元之期,江上秉烛招魂续魄,滩上、船头、木筏上置鲜花、瓜果、酒水、燃灯,举办水陆法会、放河灯,以祭先哲,世代相传,成为码头人家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。时有竹枝词云:

  泸阳清明杏花时,野渡临风驻彩旗。草色连云人去住,水纹如股燕儿飞。

  先人无坟水头祭,引得裔孙拜江归。河灯千盏随波去,云际离离西去船。

  江转九曲十八弯,水曹鱼龙接灯来。

  清明节到来之际,家住小市转角店、麻沙桥的吴氏、陈氏、钟氏、李氏、何氏家族,为清明祭祖放河灯。男女老少齐动手,将制作好的荷叶灯、南瓜灯、宫灯中放入蜡烛,四周摆上供果,犹似一只只乌篷小船十分好看。五大家族的人按择定的吉日良时,结伴前往罗汉场新白塔庙下的土地滩。这里的石滩一直伸向江心,远眺金堆子石门。中流击水,河灯依滩头而下,穿越石门下弥陀岩,是放河灯最理想的地方。

  放河灯,十分考究,首先是安顿先师,即将所放河灯依先人姓氏、辈份、灯的大小依次排列于滩头上;二是公推主祭人诵经念祭文;三是秉烛焚香招水族迎灯,投放食品、果品;四是裔孙迎江祭拜,心颂缅怀之语祝福之词;五是主祭人叩谢拜天官、地官、水官之神,将祭文焚烧化灰随江风流水而去;六是放河灯,依排列顺序放入江中,任其漂流。此时,族人对灯呼喊:“苦海无边,休入沉狱!波罗有岸,早登仙山!”大伙目送河灯漂流、漂去,直到看不见了。方才在滩上膝地围坐,一边品味卤菜、凉面等寒食,一边倾诉对亡者的哀思之情,相互祝福、祈求美好的生活,直到太阳西下,方才离开土地滩。

  《泸州地方民俗文化概论》中指出,小小河灯承载的不仅是对亡者的哀悼和思念,而且是对生者的祝福与祈求。放河灯,寄托的是亲情,融入的是传统民俗文化的持续与传承,在今天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,值得去发掘、保护和利用。(陈鑫明/文图)

责任编辑:段婉露

网站群 四川省地方文明网站 四川省主要宣传文化单位 新闻网站 全国地方文明网站 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