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德润酒城

返母校、赠礼物、访恩师……阔别65年后 一群耄耋老人登上忠山“再回首”

发表时间:2024-04-16 | 来源:川江都市报

 

  “回来喽!回来喽!”

  4月13日,伴着阵阵欢声笑语、声声暖心问候,西南医科大学迎来11位特殊的校友。

  他们,有的已年逾90,最年轻的一位也有82岁高龄,却个个步履轻盈,精神矍铄。

  他们,是川南医士校(今西南医科大学)59级医士专业701班的毕业生,1959年毕业至今,已有65年。

  他们,选择在此相聚,只为一个情结——有生之年回到母校,追忆当年的青春岁月。

  追忆青春 3种校徽见证3年寒窗

  “记得1956年我们刚入校时,就在校门口,每个学生领取了一双筷子和一只饭碗,仿佛是在说,我们今后有饭碗了。”刚走到老校门位置,老人们的记忆瞬间被拉回到68年前。

  

  59级701班的老人们在母校大门前合影

  此次重返忠山的校友一共有11位,分别来自北京、成都、重庆、自贡、宜宾等城市,全部由家属陪伴而来。“我上月从北京出发,女儿专程开车送我过来,一路南下,途经多省,11日到达泸州。”83岁老人彭惠荣说,为了赶赴这场“忠山之约”,她提前动身,一边走一边玩,差不多穿越了祖国南北一半的省份。

  伴随着西南医科大学校友志愿者的介绍,老人们一路欣赏校区的优美景色,看着一幕幕熟悉的场景,青春的记忆被唤醒,在谈笑风生中,他们仿佛回到了曾经的青葱岁月。

  “我们59级的学生,佩戴过三种校徽,1956年刚入校是川南医士校校徽,1958年戴的是泸州医学院校徽,1959年戴的是泸州医学专科学校的校徽。”84岁老人邹仲祥回忆,当时的川南医士校只有医士、药剂、公共卫生三个专业,尽管规模不大,但治学却十分严谨,每年有不少学生未能通过考核顺利毕业。

  65年后再聚首,提及当年的校园往事,老人们无不感慨、动容。

  “现在学校变化真大,这几棵老樟树还在啊”“记得过去这里是学校的行政办公楼,现在变成图书馆了”“只有操场变化不大,还跟当年差不多”……母校的一草一木、一砖一瓦,让这些耄耋之年的老校友们倍感亲切。

  老人们记忆最深的,当属忠山石牌坊下面一段陡高的石梯,因一共有220个台阶,俗称“220”(因红药水-红汞俗称220而得名)。

  忠山儿女最难忘的就是这个“220”,“早晨锻炼要爬‘220’,从附属医院见习回来要爬‘220’,有时上体育课,搞耐力比赛还是爬‘220’,都说我们泸医学生的身体素质好,其实是靠‘220’练出来的。”85岁的陈桂芳感叹,65年过去了,学校变化很大,新的教学楼、实验室、食堂、图书馆拔地而起;但仿佛又没变,一些老树还在,“220”还在,“厚德精业,仁爱济世”的校训也没变。

  老人们再次登上“220”的台阶,和谐的气氛很快被“打破”。90岁的“老大姐”范国芳突然发问:“当年,班上有几个男同学,经常抓癞疙宝、猪儿虫、蜘蛛放在女同学的抽屉里,有你们几个人的份没?”“不是我,不是我,我老实得很。”

  聊起当年的学习和生活,老人们的话匣子再次打开,除了学习之外,学生们还要参加各种劳动,抬大米、挑煤炭、帮酒精厂挑水、到长江边淘沙金、给学校修围墙、到农村改田改土等,劳动强度相当大,“记得有一次,三个男同学参加劳动回来晚了,食堂留了一盆饭,分成四份,每人吃完一份后,三个人望着剩下的一份饭直吞口水,却始终没人动手……”

  提到“伙食”,几位婆婆再次“发难”。“还记得不?你们男同学为了能多喝一碗稀饭,早自习还没下课,就装模作样拿本书在食堂门口等。”说罢,又是一阵哄堂大笑。

  86岁的何培扬介绍,自1959年毕业后,701班组织了三次回母校聚会,最隆重的一次是1989年,毕业30周年庆,有40多位同学回到忠山,当年参加聚会的同学,如今大多已经离世,“今年是第三次,趁着有生之年回来看看母校,看看仍然健在的老师们。”

  “老校友”参观“新校区” 献上三份礼物回报母校

  4月14日一大早,11位同学来到西南医科大学城北校区校史馆,除了参观母校的校区外,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:给母校献上三份礼物。

  第一份礼物:彭惠荣带来的特殊请柬和珍贵照片

  第一份礼物,是彭惠荣带来的一张特殊请柬和数张珍贵照片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后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在人民大会堂宴请载誉归国的运动健儿们,彭惠荣受邀参加。宴会上,她拿着请柬,争取到多位国家领导人的签名。这次回忠山,彭惠荣不仅将这张特殊的请柬捐给母校,还捐出部分照片,其中就包括她与许海峰、邓亚萍、张山等奥运冠军的合影。

  毕业前夕,彭惠荣被抽调到四川省射击队集训,备战第一届全运会。全运会结束后,她成为了省队一名专业射击运动员,后担任教练;1979年,彭惠荣重回母校进修,刻苦钻研运动医学;1986年至1996年,作为国家射击射箭队的随队医生,她多次跟随国家射击队、射箭队“出征”,先后参加了1990年北京亚运会、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、1994年日本广岛亚运会等重大赛事,从事对中国射击队、射箭队队员的治疗、保健、赛前减压、兴奋剂控制、赛后恢复等工作,她研创的去除疲劳、快速恢复体力和精力的保健品,为我国运动员获取优异贡献了一份力量。

  “尽管我在北京生活了40多年,但对母校始终有特殊的情缘,心里有太多的感激,我的成绩离不开学校的培养。”彭惠荣说,老师们的亲切教诲,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,成了她青春记忆中最美的风景。

  第二份礼物:张廷鑫的国画作品《万古长春》

  喜逢毕业65周年同学再相聚,82岁的张廷鑫寻思着不能“空手”回母校,他捐赠了自己的获奖作品——国画《万古长春》和一本画册。

  张廷鑫读书时就是绘画爱好者,自重庆市江北区卫生局退休后,他在老年大学重修了自己的爱好。经过几年拜师学艺,绘画技艺日益精进,多次斩获全国、重庆市、江北区书画比赛大奖。

  “这次捐献的《万古长春》,就是我最满意的作品之一,曾在重庆市老干部艺术节书画展上获得大奖。”张廷鑫说,这次回来,母校的发展速度令自己震惊,这幅作品的寓意,就是希望母校未来更加灿烂辉煌。

  第三份礼物:邹仲祥的《铜梁诗集》

  老校友邹仲祥在政协工作期间,曾担任过重庆铜梁诗词协会会长,但直到退休后才开始钻研诗词,经过日积月累的钻研,如今在诗词领域已小有所成,其作品多次发表在各报刊、诗集上。这次,他为母校献上了自己创作的《铜梁诗集》。

  时间的流逝会加深生命的年轮,却不能消减对母校的牵挂。活动中,校友们为学校献上感恩锦旗“毕业六十五载,常怀忠山宏恩”,饱含了701班同学们对母校的思念与祝福。

  “母校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缩影,我们都是忠山儿女,母校哺育了我们,我们永远不忘母校恩情。今天,我们重返母校,感慨万端,感恩不尽……”当年的学习委员如今已86岁的何培扬发言时说道。

  再续师生情 “80后”学生看望“90后”老师

  此次聚会,让701班同学们喜出望外的是,曾经的解剖学老师李业(后担任学院院长),以及班主任刘金榜仍健在。

  

  大家一起去看望当年的班主任,如今已96岁高龄的刘金榜(中)

  “李老师,当年我们读书的时候你还是小伙子,给我们上解剖课,印象中你的书法相当漂亮。”4月14日下午,在市区某康养中心,93岁老人李业与10多位白发学生再次相聚。从青春岁月到白发苍苍,跨越了68年的师生情令人动容。

  “此次同学会,我们特意打听了老师们的情况,如今只有李业和刘金榜两位老师健在,无论如何都要去看望他们。”余秀莲、廖玉珍、陈丽君三人说,李业老师只比他们年长几岁,60多年过去了,李老师依然耳聪目明,每天一幅小楷书法作品发在群里,记性不错,同学的名字他也都能叫得出来。“虽然大家都已白发苍苍,但在我们心中,李老师依旧是当年那个既严肃认真又和蔼可亲的形象。”

  随后,在城西某养护中心,老人们又见到了当年的班主任——南下干部、政治教员、96岁高龄的刘金榜。

  从同学们一字一句的话语中,刘金榜老人很快逐一分清了来者的身份,回应道:“你们都是59级701班的学生,你是学习委员、你是文娱委员、你是体育委员、你是组织委员……”

  “刘老师乐观开朗,很有责任心和爱心,对我们班同学的影响很大。”陈宗明回忆,1956年刘老师去宜宾南溪招生时,偶然发现一位名叫王福宇的同学尽管成绩优异,却因家境贫寒没有填报川南医士校,刘老师在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后,将王福宇特招到学校。刘老师在1956年秋季开学前,又到宜宾卫校设站接待新生,何培扬、彭惠荣、余秀莲等学生当年都是他亲自迎接的,“刘老师既当班主任又是政治课老师,教导大家如何为人处世,我们对刘老师感恩不尽,他的师德深深根植于学生们心中。”

  “没想到学生们一直记得我,还专门来看我,90多岁了还能和学生们一起聊天,这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。”刘金榜老人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。

  “祝愿刘老师健健康康,等毕业70周年再会,我们再来泸州看望你。”离别之际,大家纷纷感叹,此次探望既是表达感谢师恩之情,也是对青春岁月的回忆,这份跨越68个春秋的师生情弥足珍贵。

  记者 陈猛 摄影报道

责任编辑:编辑/美编

网站群 四川省地方文明网站 四川省主要宣传文化单位 新闻网站 全国地方文明网站 友情链接